第三章(第1/4 页)
等到了饭点,别人都吃饭的时候,童喜也没吃,到不是她没带吃的,相反杨云用食品厂内部员工福利,给原主准备了不少路上吃的东西,另外还有一些是让原主带给杨霜补身体的营养品,装了满满一包。
只是看着一坐下肚子上就堆积起来的赘肉,她正在做心理斗争。
旁边的姑娘,不知道她在为吃还是不吃的事,正天人交战,还以为她是没带吃的,犹豫了一下,把自己手里的黑面馒头掰成两瓣,递给了童喜一半。
坐在对面的王启民他们,本来对那个和他们一样是从沪市来的姑娘,还挺有好感的,现在见她只拿出一个黑面馒头来吃,猜对方的家境肯定不太好。
最主要她竟还把自己的黑面馒头,分了一半给那个脾气暴躁,外号童二刀的胖子,本来还想趁着吃饭的时候,找机会和对面姑娘搭话的心思也打消了。
王启民他们对那个漂亮姑娘的态度转变,童喜察觉到了,她自然没有他们那种势利眼,这年代,能舍得分给别人吃的,还是给一个陌生人,实在是不多。
她接过姑娘递来的半个黑面馒头:“谢谢,我叫童喜,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我叫曹嫚嫚,是下放到柳江那边的知青。”曹嫚嫚见童喜一点也没嫌弃那半个黑面馒头,笑道。
书中没有提过曹嫚嫚这个人,童喜不清楚她是最后没和原主分到一块,还是因为和原主还有女主她们都没什么交集,所以书中才没有提及。
即便两人不一定会分去同一个地方,却都在柳江县,因此童喜还是有些开心:“真巧,我也是下放到柳江的知青。”
这个曹嫚嫚通过刚才童喜和杨云他们的对话,就大概猜到了,冲她笑着点了点头。
坐在对面的王启民他们,听见两人的对话却撇了撇嘴,心说他们怎么这么倒霉,和他们一起去柳江的,不是脾气暴躁还会劁猪的胖子,就是穷鬼。
他们来前,曾想办法跟知道那边情况的人打听过,据说柳江那边的风景倒是挺美,但穷也是真的穷,他们这些从沪市及周边地区下放到那里的知青,要是被分去离县城近一些的知青农场还稍微好些,但要是被分去离县城很远的哪些公社下面的生产大队,特别是那个叫玉湖人民公社下面的玉溪大队,那是离柳江县城最远的大队,藏在当年连小鬼子都找不到的深山老林里。
住在玉溪大队的人,就是要到他们上面的玉湖公社,都有好几十里无法通车的山路要走,从玉湖公社到柳江县城还得坐好长时间的船,要是舍不得花钱坐船,就得翻比水路多出好几倍距离的山,才能绕到柳江县城。
谁要是运气背,真被分到那个玉溪大队,那真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
要不是他们家里没什么关系,工作难找,家里兄弟姐妹又多,必须有人下乡,不然他们才不愿像那些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跟打了鸡血似得傻子一样,离开城市,去那连小鬼子都找不到的穷山沟里种地。
现在王启民他们只希望,千万别让那个会劁猪的童二刀和他们分到同一个地方,更别倒霉被分到那个玉溪大队。
曹嫚嫚明显也感觉到了对面两人的态度变化,她也没有理会,看她表情,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。
童喜见曹嫚嫚并没有受对面那两人的影响,也就放心了,她起身把装了食物的那个包拿了下来,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罐头瓶,拧开盖子,盖子一打开,一股香辣的味道就飘了出来。
曹嫚嫚本来还以为,童喜没带吃的,现在才发现,人家带了一包吃的,而且那股香辣的味道,更是让她不争气地咽了口口水。
童喜问她:“你能吃辣吗?”
曹嫚嫚虽是沪市人,但也不是所有沪市人都不能吃辣,相反她很爱吃辣,如实点了点头。
童喜便又拿了个用手绢包着的汤匙出来,从里面挖了一勺小辣鱼:“快把你的馒头掰开。”
曹嫚嫚见童喜端着满满一勺小辣鱼,朝着自己的方向递过来,本想推辞的话又咽了回去,赶紧把手里的半个黑面馒头从中间掰开,童喜见状,把那勺小辣鱼倒在了她掰开的馒头里。
“很好吃,这是买的还是做的?”曹嫚嫚吃了一口小辣鱼后,问童喜。
童喜心情有些复杂地说:“这是我妈做的。”
她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有些底气不足,毕竟她是沾了原主的光,这辈子才能拥有和她已故父母性情有些相似的双亲。
这小辣鱼的做法,还是女主奶奶以前去嘉兴时,教爱吃辣的杨云做的,原主口味随了杨云,虽生在江南,但也很能吃辣。
对面王启民他们明显也有些馋,要不是知道童二刀不好惹,说不定会厚着脸皮套近乎,看能不能分到一勺。
但现在,两人就只能装着无所谓,把头扭向窗外的方向。
童喜才不管他们馋不馋,掰开自己手里的半个黑面馒头,也挖了一勺小辣鱼放了进去,又看了眼自己肚子上的那几圈赘肉,安慰自己,吃吧吃吧,等下乡参加劳动后,应该很快就能瘦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