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解药?(第1/6 页)
长公主府宴那天,崔侯府门口一大早就停了两辆马车,八名身穿青色号衣的车夫吃过早食后就候在门前。
崔侯爷和冯氏领着几个侯府少爷小姐从里面出来。
吴老夫人和大夫人站在门口,目送他们。
“二少爷、四姑娘,还有五姑娘,你们三人坐一辆马车。”
冯氏让她的心腹卢嬷嬷一边指挥他们三个孩子去后面那辆马车,一边盯着下人们抬的贺礼,叮嘱让他们别磕碰着了。
金珠银珠两丫头扶着四姑娘崔方仪先行上了马车,崔方仪今天穿了一身娇嫩的桃红袄裙,围髻上戴了满满一头的发饰,花头簪、凤头簪、插梳一个没落下,额前花钿,脑后系带子缀着璎珞,咋一看珠光宝气又琳琅满目,十分夺目。
崔元良身为堂哥,本想让五妹妹先上去,可一回头就看到大伯娘景氏正与五妹妹说话,似要叮嘱她什么,他抬头看向马车内,只见胞妹正盯着自己。
崔元良只好先上马车。
崔苡茉在一旁,听着母亲的叮嘱,说让她在长公主府里莫要出差错,千万别认错人喊错人,稍不留神就会把人得罪。
“娘,你放心,我应当不会的。”
京师上至皇亲国戚、公侯伯爵,下至低品官员的情况,她基本都知道一二,毕竟母亲还掌管家大权时,她就跟着母亲见过世面,人也认得差不多,即便三年过去,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。
景氏还是有些担心,毕竟他们侯府三年没参加这么大的宴席了,又正值恢复交际宴饮之际,宴席上恐怕会有不少人把目光放到侯府上,看看这个家主易主的侯府还有几分能耐。
崔林承袭爵位前,曾参加科举中一甲探花,入翰林院做修撰,升侍讲学士时,公公定武侯去世,崔林这才承袭爵位,当一家之主。
而如今叔弟承袭大哥爵位,成了崔侯爷,家主之担落到他身上,景氏对这位叔弟也不甚了解,只知道他哥入翰林院时,他在江南一带游山玩水,曹小娘便是那时候买的妾。
“你外翁应当也在场,若有什么事,除了二叔二婶娘,记得还可以找你外翁。”
崔苡茉点点头,表示知道。
“大嫂,瞧你说的,有我和崔侯爷在,能发生什么事?”冯氏突然插话进来,笑吟吟说道。
景氏看着不知何时来到跟前的冯氏,望着她梳起来的狄髻,挑心、分心、鬓钗、掩鬓、顶簪、钿儿一样都没少,金灿灿的头面既稳重又彰显了侯府主母的排面。
满面的春光想忽略都忽略不了,景氏也不和她计较,“那就麻烦弟妹照看茉儿了。”
“放心吧。”冯氏会心地朝她点头,抬手抚上崔苡茉的肩头,让她上马车。
崔苡茉在两人的目光下上了马车。
这边卢嬷嬷与王管事盯好贺礼后,朝冯氏点了点头,回头望了一眼各小主的丫鬟和此次随行的护卫仆人,没问题后,便让马夫启程前往长公主府。
崔苡茉坐进车厢内,看着坐在对面的兄妹两,喊了声“二哥哥”“四姐姐”。
崔元良看着梳着双环髻的五妹妹,与崔方仪的头面相比,素得几乎看不见几件簪子。
金箔点翠的钿儿,两旁各一插梳掩鬓,还别了一朵绢花,虽然头面少,但五妹妹生的好看,后脑圆润饱满,肤若凝脂,鹅颈又修长,一头青丝梳起双环髻就像一只温雅内敛的玉兔。
织金缎做的月华裙和青白金丝凤穿花卉苏罗做的对襟大袖衫,让五妹妹看起来端庄又含蓄。
“五妹妹……”崔元良刚应声,他的胞妹崔方仪就看了过来,他顿时闭嘴了。
崔方仪看着对面的人,祖母把如意给了五妹妹当嫁妆的事她一直记得,祖母忽略自己而喜眉笑眼收下五妹妹贡参的画面也仿佛在眼前。
那天她躲在房里哭了不知多久,她娘的话一直往心窝里钻。
打那以后除了每日请安,她就再也不去顺安堂了。
就算赵婆子拿着她最喜欢吃的糕点和零嘴喊她过去,她也不要了。
崔方仪咬了咬唇,偏过头看向纱帘。
-
长公主是靖晏帝的胞姐,靖晏三年看上了科举探花郎,强行娶之,生下一女——长清郡主,长清郡主长大后效仿母亲,招了二甲进士李董入赘,两人生下一子。
此次宴席正是长公主孙子的百日宴席。
崔侯府马车抵达长公主府,总管府事张长史呼人来接待,入府之后,已有不少宾客到来,御史大夫一家、礼部尚书、翰林府景老先生、定国公府……
崔侯爷和冯氏向长清郡主夫妇寒暄恭贺,带着几位侯府小姐少爷一一拜见。
长清郡主目光扫过崔元良、崔方仪和崔苡茉三人,而不见大夫人景氏,约莫猜出来崔侯府内宅管家权已被冯氏妇人截取。
因为三年之前,来参与此等宴席的向来是景氏带侯府少爷贵女出来交际。
长清郡主心里唏嘘,倒也没多少波澜,京师官宦人家的内宅之事多如牛毛,她连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