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两条咸鱼晒江滩(第3/3 页)
辛苦劳作。
“对了顾兄,如果有人在长安问起你,红莲稻是不是真的被烧了,你就回答,好像是,不太记得了,这种语焉不详的话就行了,不要太实诚。”
方重勇耳提面命的提醒道。
顾况点点头,有些迟疑的说道:“朝廷又派了人来夔州,看管那几百顷红莲稻水田。我想匀一点给你们都不行,实在是抱歉得很。”
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,顾况到现在都还没搞清楚状况。
那份公文递送出去了,他的任务就完成了。至于后面送稻米,自然有这条线的“自己人”来接洽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吃到红莲稻的余香,从源头保证稻米的完整性。
要不然,顾况公文里说是一回事,到时候做又是另外一回事,那岂不是要把人给坑死?
“那就告辞了,有缘长安再见吧。”
顾况对着郑叔清与方重勇二人深深一拜,随即转身离开,非常干净利落。
“你是不是想到什么办法理财了?”
郑叔清小声询问道。
现在他心中又涌起了雄心壮志,他要回长安,当支度官!当京官,要掌权!
能不能成,就看方重勇这一锤子买卖了!
“欲破曹公,宜用火攻;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”
方重勇看着顾况离去的背影,喃喃自语一样说道。
可惜没看过《三国演义》的郑叔清完全弄不明白这个梗到底什么意思。
“现在确实还没有什么办法。不过我们蛰伏一个月,等秋收以后,就有办法了。”
“等秋收?为什么要等秋收?”
郑叔清迷惑不解的问道。夔州产粮不多,商埠的粮食消耗多半都是靠着蜀地输入,也有部分是从荆襄那边过来的。
“秋收以后,蜀地与荆襄就有粮食了,而且价格很低。我们拿手里的五万贯,可以买到不少粮食。”
方重勇一脸神秘的说道。
郑叔清摆了摆手道:“大唐这几年,不管什么时候,粮食差价都不高,倒手粮食赚不了几个钱的。”
“不是倒卖,我们来酿酒。”
方重勇看着郑叔清的眼睛继续说道:“酿造府城里随处都可以买到的巫峡春。”
春,古时候往往作为酒的后缀名。比如说巫峡春,剑南春这种,都是例子。
“巫峡春……有什么好的?夔州美酒,唯有云安曲米春而已。”
郑叔清微微皱眉,还没搞清楚方重勇的脑回路。
“酒,不是这么喝的;也不是这么卖的。使君到时候就知道了。”
方重勇伸了个懒腰道:“谁说咸鱼就不能翻身的,明年上元节前,我就是要证明一下,哪怕是晒干了的咸鱼,也一样可以翻身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