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道是什么(第2/3 页)
点都不了解呢!”
杜小斋吐槽道:“当今道教分正一,全真两派,其中正一派以龙虎山天师府为首,又分茅山,灵宝,清微,净明……等等。
全真派分南北二宗,北宗由重阳真人开创,传全真七子,南宗传五祖……
北七真,南五祖,这一代代传下来,全真早就支离破碎了,也许随随便一座小山上的破败道馆,就是全真一派的传承……
像我们莲花山,拜的是南五祖之一紫虚真人一脉,但同样自称紫虚一脉的,至少还有三四十座道观!
正一派好歹有个龙虎山在那钉着,全真派有啥?一团散沙!”
眼看杜小斋越说越丧气,傅源忍不住安慰道:“深山藏虎豹,田野埋麒麟,遍地开花的全真,指不定在哪藏着高人呢!”
杜小斋还在忿忿不平,明明知道凶手是谁,却顾虑重重不敢插手,憋屈是难免的。
曾月义也握住她的手,无声的安慰着,对傅源道:“所以这些异人,都是学习玄学的?”
傅源把玩着棋子,道:“我对异人世界不太了解,不过听说异人分先天异人跟后天异人,后天异人都要炼炁,应该都属于玄学吧……先天异人不知道。”
杜小斋也平复了心绪,好奇道:“玄学?这是什么说法?”
曾月义纳闷道:“你不知道?”
杜小斋摇头,两人都把目光看向傅源。
傅源想了想,抓起一把棋子洒在棋盘上,道:“这个世界分为已知事物跟未知事务,这里是已知事物。”
又指了指棋盅,道:“那里面是未知事物。”
捡起一颗棋子,傅源道:“科学的角度,一般会研究单个事物的组成,成分,数量级,作用机制等。
组成么,随着科学进步,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小,分子,原子,中子,电子,质子,夸克……好像还有猜测的弦理论……再往下不好说,只有更小,没有最小。
成分么,科学能检测到的蛋白质,维生素,血小板,红细胞……等等,大约百余种,随着科学的进步,还会发现新的成分,因为还有无数未知事物,所以没有止境。
再一个数量级,拿长度举例,毫米,厘米,分米,米,往上还有光年,往下还有微米,纳米……随着科学进步,同样越分越细,没有止境。
作用机制也是一样,发现的越多,数量级越小,必然会发现新的作用机制,同样也是没有尽头的。”
傅源把手里的棋子放下,拨弄着一堆旗子,道:“所有的已知事物都是一样的研究方法,总之,科学越是发展,越是庞大……但对于未知事物,因为不知道,所以缺乏理解。
即便对于已知事物,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。所以科学对于认知世界,有一定的局限性,更加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一切,科学不是万能的,不能解释所有事物,没有哪个科学家敢说能解释世上的一切!”
曾月义跟杜小斋仔细的听得,一边听一边点头认同。
等傅源说完,杜小斋迫不及待的道:“那玄学呢?”
傅源将一堆棋子分成四份,道:“玄学善于发现事物的表像跟本质,总结其规律,找到共性。
比如这一堆,代表着“向上生发,向外扩张”的特性,把这个特性取一个名字,叫做“木气”,用八卦表示,是震卦。
比如春天时天气暖和了,冰雪融化了,小草发芽了,动物有了繁殖行为……等等,都属于这一类。
事物虽然不同,但特性是共同的。
再比如这一堆,代表着“逐渐旺盛,壮大至极限”,把这一特性取个名字,叫“火气”,在八卦中是离卦。
比如说夏天的时候,植物特别旺盛,动物活动频繁,天气特别热,但都是有极限的。
再来这一堆,代表着“下降,收敛”的趋势,把这一特性起个名字,叫“金气”,在八卦中是兑卦。
比如秋天的时候,树叶落了,动物的活动减少了,天气渐渐凉了。
最后这一堆,代表着“不动,安静,封藏”,这一特性叫做“水气”,在八卦中是坎卦。
比如冬天,树叶都掉光了,动物也藏起来冬眠,天气也变冷了,当然,这个也是有极限的。”
傅源指着四堆棋子,道:“木,火,金,水,这四种特性,就是玄学中的“四象”。”
杜小斋若有所思。
曾月义一脸茫然:“那“土”呢?”
傅源笑了笑,道:“对这“四象”继续寻找共性,木,火的共性是向上的,开散的,就叫做“阳”,而金,水的特性是下降的,收藏的,叫做“阴”。
阴与阳,就是“两仪”。
“两仪”再继续寻找相同的特性,它们都是从虚无中来,一切都是从“无”开始,从“零”开始。
从“无”到“有”,肯定有一个过程,就把这个过程,起个名字,叫做“炁”!
“炁”是怎么来的呢?必然有一种力量创造了炁,玄学就把这种力量叫做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