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2章 千年的狐狸(第1/2 页)
进入波特贝露古董旧货市场后,萧然接上昨天的行程,开始继续扫荡这个伦敦最大的古董市场。
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跟昨天并没多大区别。
波特贝露市场再次遭遇洗劫,而且情况比昨天更严重。
很多之前被人们忽视、实则价值不菲的古董艺术品,被萧然一一发现,通过各种办法收入了囊中。
随着时间推移,市场里所有古董商都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,人人自危,唯恐下一个被洗劫的人是自己。
转眼的功夫,已过去将近两个小时。
萧然他们来到市场深处,驻足于一个书画摊位前,看向摆在这个摊位上的所谓古董艺术品。
此时,大卫和几位随行员工手里都拎着几件东西。
这些东西或是各种规格的便携式保险箱和行李箱,或是画筒和画袋等等。
装在里面的东西是什么,自不必问!
全都是萧然刚刚发现并席卷而来的各种古董艺术品,而且只是部分收获。
大约一个小时前,艺术品保险公司的人已经运走一批,直接运去了摩根大通银行保险库。
否则的话,大卫他们根本腾不出手来,再拿萧然后续发现的其他宝贝。
看着他这副风卷残云的架势,无论是跟在旁边的贾斯丁他们,还是众多围观看热闹的英国佬。
都感觉一阵阵心惊肉跳,胆寒不已,也恨得牙根直痒痒。
再看萧然,没事人似得,泰然自若地逐个扫荡市场上的诸多地摊和古董店,以及画廊!
不同于之前的那些摊位和古董店,眼前这个书画摊位上的东西,几乎都来华夏,以国画为主。
还有一些书法作品,各种线装版书籍、以及为数不多的一些华夏瓷器,再就是几幅西方油画。
这个书画摊位的摊主,看着也像是一个华夏人,五十多岁的样子,眼珠子滴溜溜乱转,看着就很精明。
跟周围其他摊位和古董店相比,这个摊位显得很有特色,相当醒目。
萧然刚一站定脚步,摊主就抄着一口京片子打起了招呼。
“上午好,萧先生,欢迎您光临我这书画小摊,不胜荣幸,很高兴认识您”
“这两天您在伦敦的一连串行动,真太提气了,听着就让人心里痛快”
“就该这么扫荡英国古董艺术品市场,也让这些英国佬尝尝,被别人洗劫的滋味有多么痛苦!”
因为语言问题、周围也没有其他国人,这位摊主说话有点肆无忌惮、也有点幸灾乐祸。
听到他的口音,萧然顿时笑了起来。
“上午好,这位大叔,听您口音是京城人,哪个区的?”
“我家西城的,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老乡,很高兴认识您,您贵姓?”
说着,他就伸出了右手。
“免贵姓赵,大叔不敢当,您叫我老赵吧,我家南城的,住牛街附近”
“你可是享誉全球的古玩行大拿,达者为先,在您面前,我哪敢充什么大辈”
老赵客气地说道,连忙跟萧然握了握手。
随后,他们就闲聊起来。
“提醒您一句,赵叔,我身后那些英国人当中,有人能听懂中文,是来自大英博物馆的一位鉴定专家”
“多谢提醒,看来我说话是得小心点,别让那个英国佬听到,回头再给我穿小鞋!”
“哈哈,是这个道理,您毕竟在这里做生意,小心点没错,我想了解一下,您怎么在这里摆了个书画摊?”
“以前在京城,我就在琉璃厂和潘家园练摊,赚了点小钱,后来孩子来英国读书,接着留在这里工作,索性全家都移民了……”
老赵快速打量一下周围,开始低声介绍自己的情况。
他们一家移民到英国伦敦后,因为语言问题、再加上没有其他专业技能,他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工作。
最后被逼无奈,老赵又干起老本行,来波特贝露古董旧货市场摆地摊。
因为以前在琉璃厂和潘家园长期练摊,对华夏古玩他也算半个内行,尤其对古玩市场的各种规矩,他都门清。
正因为如此,他在英国的古玩练摊生涯,上手速度极快,很快就支起了摊子,赚的也不少!
但因为英语不是很流利、而且盘算着过几年回国定居,他并没主动扩大生意,一直在摆地摊。
由于以前的经历,他的摊位上基本只卖华夏古玩,很少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东西。
前些年华人游客蜂拥而至的时候,他的生意非常好做,每年赚的钱比他儿子多很多。
这两年由于特殊原因,华人游客基本绝迹,他的生意跟着一落千丈,门可罗雀。
至于摊位上的这些所谓华夏古玩,大部分是从国内批发来的高仿和赝品,小部分是伦敦各处淘的。
他做生意的主要对象,是旅居英国的华人群体,来英国旅游的众多国人,以及部分对华夏古玩感兴趣的鬼佬。